日 期:2011/6/23 11:10:45 已 阅:477 次
实行“双导师制”,采取学校和现场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强化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活动,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的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紧紧围绕“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使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4年,有5项教学成果被推荐申报2005年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沉积岩石学获得省精品课程称号,被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被授予湖北省晶牌专业。近3年来,本科毕业生考研上线率分别达44%~64%,毕业研究生考上博士生比例达31.3%~71%,均位于长江大学各学科前列。该学科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
要有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才会有创新的科研成果,才能寸步促进“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建设。多年来,一是重视理论创新,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是实施学科创新的基础,如“深水牵引流沉积”的首次提出,“生物磕”的研究、“湖盆沉积模拟”的建立等。
二是注重学科交叉,如数学与地质结合进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机与地质结合研制出岩心图像采集系统、CIS应用于石油勘探中等。
三是重视成果转化,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油田勘探与开发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理论是指引学术发展的基线,实践则是证实科学的根本,理论与实践是推动整个学科共同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尤其是我国的选矿技术整体还比较落后,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选矿厂及选矿设备生产企业同样需要在技术发展上做更好的平台与发动机。